作者简介
文章较长,请耐心阅读。
初夏的一个晚上,我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乘凉。天上繁星点点,风平浪静,云淡风轻。我看到天上飘着白云,像老虎一样。突然,两个小孙子突然来缠着我,让我给他们讲故事。我看着天上的云,说:今天我要给你讲一个宋武打虎的故事。我的话一出,我5岁的孙子就说,老虎不能杀,要保护。看到我孙子脸上严肃的表情,我不得不改变话题,所以我要讲胡夫大师的故事。
从那天晚上开始,老虎偶然进入了我的视线,我思考了老虎在我们地球上的命运。为什么人类从打老虎变成了保护老虎?“保护动物也是保护我们自己。”这则公益广告对保护动物有什么重要启示?
(1)
虎,哺乳动物,是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俗称老虎,是国家保护生物。老虎可能是陆地上颜值最高的动物。如果拿我们人类的颜值和老虎比,肯定是相形见绌,鹤立鸡群。
虎天生王者,与众不同:圆头、宽吻、犬齿、长舌、白嘴黑须硬须,长约15厘米,形似大胡子汉子;老虎的眼睛是金色的,眼睛又大又尖,像箭一样,眼睛上有一个白色的区域,所以被称为“白额虎”,似乎能洞察一切。额头的黑线与汉字中的“王”字颇为相似,更加醒目霸气。
老虎的雄姿是必须的,颈胸相连,颈粗而短,几乎与肩同宽,背宽,腰臀粗,四肢有力,鹰爪;它的皮毛也很漂亮,底色橘黄色,腹部和四肢内侧白色,背部双排黑色纵条纹,尾巴上有10个左右的黑圈,都是五颜六色的。老虎无论是平坐、站立还是跳跃,其姿态之优美令人叹为观止,是人类所不能及的。其虎嗥,地动山摇,惊世骇俗,更是气势磅礴,人称虎啸风生。老虎的屁股摸不得,“百兽之王”,长年生活在山里,占据生物链顶端捕食者的位置,几乎没有天敌,所以又被称为“山大王”。
中国是老虎的发源地,也是老虎亚种数量最多的国家。据说老虎起源于200万年前,后来沿着中国的西北和东南传播。经过长时间的分化,它进化成了9个不同的亚种。由于曾经分布在中国的李海虎(又名新疆虎)已经灭绝,所以中国境内生活着四个亚种的老虎,其中以华南虎最为独特。
这种老虎是中国特有的,曾经是中国最常见的老虎。根据历史记载和化石证据,可以推测华南虎的分布范围东起浙闽边界,西至青川边界,北至秦岭黄河线,南至两广华南南部。我们古代对老虎的描述,大多是关于华南虎的。
我们中国人对老虎是矛盾的,拜虎和打虎总是纠缠在一起,千丝万缕。中国虎文化源远流长,威武的虎早已是中国的图腾之一。老虎因其不同寻常的勇敢,是与莫斗争的王者。所以自古以来就受到汉族人民的崇拜,是正义、勇敢、威严的象征。它也被用来象征士兵的勇气和力量,如虎将军,武士和老虎。
据考证,虎的形象在古代羌族和戎族中也有出现,但以西南地区最为流行。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玉琮和殷商时期的青铜器的兽面与虎的形象相似。直到今天,中国的彝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等民族仍然称老虎为祖先。
自汉代以来,老虎一直是劳动人民最喜爱的保护神。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崇虎文化意识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观念。在文学艺术、雕塑绘画以及更广泛的民间传说、童话故事等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虎的形象无处不在,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老虎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最著名的是它的白虎神和西王母。古人认为白虎是500年才变白的老虎,是圣物,神仙经常借虎升天。在28个星座中,东西南北四组星组成四象,再结合五行五色学说,形成“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道教视四象为守护神,白虎为“白虎神”。
《山海经·居玉山》中的中西太后形象,“人面虎身”…豹子尾、虎牙善啸,职为惩神,掌管疾病与生死”。甚至财神的赵公明也是黑湖。中国文化历来称龙虎,易经用龙虎比喻乾坤、天地,蜻蜓在天,老虎在地。龙虎星象被奉为守护星神,刘邦在《史记》中被描述为“励志,皆为龙虎”。对老虎的崇拜使它们成为神。
虎文化渗透到民间文化中,深入人心。虎是十二生肖之一,排行第三,叫阴。虎为百兽之王,配阴虎。甲骨文中的“阴”字如箭。在《说文》中,“阴”的意思是“阳气上升,虽有冻土在其上,必破土而出”,与虎的凶阳相合,所以属虎的人有以下优点:有志气,有朝气,乐观向上,勇于探索;爱,有正义感;敢想敢做。然而,阴是一只老虎,这是福建,尤其是乌普流传的习俗。新娘到了,要求生肖虎不要露面,必须避开,以免受到伤害。清代学者舒威有诗《钱缪竹枝词·红庙》:“织丝不与人,转铜鼓与山神争。二人无言,今夜空室为避阴。”这首诗写的是避阴的民俗。
莆田山区也流行送“虎蛋”的习俗。老虎是老虎和蛋。老虎是一种印有老虎图案的纸张,分为黄、红、绿三种颜色。用比牙签还大的竹签糊在纸上,鸡蛋可以是普通鸡蛋,也可以是鸭蛋。每年端午节前夕,嫁出去的女人把“虎蛋”送给男方,希望早点生孩子,孩子壮得像只老虎,“虎仔”也就吃饱了。在莆田农村,很多人过去喜欢给孩子戴虎头帽,穿虎头鞋,以求避邪、吉祥、平安。
老虎不仅是中国人的图腾,也是一衣带水的日本人崇拜的对象。1970年9月23日,《老虎》在美国上映。老虎!老虎!是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出品的历史战争片。影片忠实再现了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全过程,讲述了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导致整个毫无防备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的故事。它的电影名取自《老虎》!老虎!老虎!“是因为偷袭成功后日本战斗机给母船发的密电是‘老虎!老虎!老虎!“日本人认为,老虎是一种神奇的动物,能在数千英里的旅程中安全归来。可见,在世界上有老虎的国家,老虎几乎成了他们的图腾崇拜。
(2)
因为老虎会伤人,是让人类恐惧和害怕的动物,所以人和老虎的冲突影响深远。由于虎起源于中国几百万年,所以大约是石器时代,大约从两三百万年前开始,大约在6000年到4000年前结束。这个时代是人类经过漫长的历史逐渐从类人猿进化到现代人的时期。因为老虎几乎没有天敌,所以它们所向披靡,快乐地生活着,骄傲地成为这个世界的统治者。这一时期也是老虎繁衍发展的鼎盛时期。老虎主动进攻,人类主要是避难,保命,处于被动防御。但在古代社会,人与虎的关系非常密切,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发生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冲突在石器时代从未停止过。此时的人类不是老虎的对手,却屡战屡败。
随着人类的崛起,人与虎的冲突更加突出。老虎虽然凶猛,但在古代并没有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相反,人们把它视为农业生产的保护神。每到冬天,老虎都是重要的祭祀对象之一,因为它可以吃野猪,保护庄稼。
《礼记》中有“迎虎而食之”的记载。由于人类需要扩大地盘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人类的活动范围与老虎高度重叠,老虎的栖息地不断被挤压和破坏,老虎的生存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危机。然而,老虎并不像羊那样虚弱。毕竟是大型野兽,攻击性强。从中华文明开始,老虎就开始显示实力,与人类的冲突不断加剧。人与老虎的直接“”经常发生。明清时期人口急剧膨胀,土地资源严重紧张。山区开垦成为人口转移的主要方式。它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植被的破坏,使老虎失去了栖身之所,威胁到了它的生存。
老虎很残忍,吃人吃动物,这是它的本性。明清时期,老虎经常窜入中国东南城乡,吃人害畜,称为虎疫。此时,老虎开始走出山林,正式向人类宣战,而老虎的战斗力也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增强。此时,中国的虎祸发展到了一个凶猛的时代。明清时期虎伤达到高峰,虎祸最终遍及华北平原、西域、东南地区、云南地区、南部沿海等地。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期间,中国东南地区发生了514次虎患,是此前千年来该地区虎患次数的85倍,平均几乎一年一次。当然,这个统计不可能完全准确,但虎灾频发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明清时期,莆田是老虎的重灾区。《八闽通志》记载:“兴化府天顺三年(1459年),虎害城北村落,人畜百余人,日间数十人受伤,山野荒芜数月。”“成化八年(1472年)又害虎,人畜受伤三年不减。”《莆田县志》载:“正统派中,兴化县患大疫,夷人亲历此县之变,而从之。”又有云曰:“三年风调雨顺,北山猛虎吃人,难免拄棍走群。山上荒了几个月,“成化八年,虎又害。“太守潘琴向城隍之神推荐,只差集人捉拿。”据《兴化府莆田县志》记载,直到清末康熙年间,“山中有虎,食多子男。”说明老虎横行。毗邻莆田县的北部山区尚且如此,可想而知莆田深山老虎危害之大。
明代莆田状元柯谦听闻家乡虎祸,作诗一首:“山大王何大恶?呼啸的风卷过山丘和山谷。咬牙快使剑冷,即使英雄不能战。抬起你的头作为城市尽头的旗帜,咆哮着像喂浣熊一样咬人。东村的年轻女人哭着要丈夫,西村的老男人哭着要孩子。乌云中已是黄昏,林下无人敢走。安德先守宋军来,去藏渡河。”在诗中,我们能感受到老虎那些年受苦的真实情况,但也能体会到他的善良与仁慈,要求老虎“躲起来过河”,不要伤人。
“南山和北山的树都藏起来了,老虎白天在村子里走来走去。”张继的《咆哮的老虎》似乎是对我家乡老虎的真实描述。我的家乡在莆田北部山区,“山中僻处”,地广人稀,深山老林,老虎莫测,公然伤人。《酉阳志》说:“(明)正统社会,人染,虎猖獗。”元朝到元朝,“民患虎恶,或被杀。”县令叶衡只好借助神的力量向神哭诉,猛虎落荒而逃。兴化县在明朝被废,原因之一是老虎作乱。
小时候经常听长辈讲遇到老虎伤人的故事。奶奶讲了一个又一个故事,都是老虎伤人的故事。其中一个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祖母说
那时候宗族里有一个长辈阿姨,胆小怕事。每次出门挑担子,不管白天黑夜,她都要挤在山路十八弯的人群中间,自以为安全。有一天,凌晨三点,他们开始赶夜路。他们点燃了火把。这位阿姨来的有点晚,追上后也挤在人群中间。夜里,她匆匆赶路,只听见风在呼啸,令人毛骨悚然。这时,她只听到虎啸一声,山摇地动,树叶飘落,虎跃空,突然带走了一个人。而半夜遇到老虎,大家就散了。第二天,村民们手持大刀棍棒,一路敲锣打鼓,寻找他们的姑姑,只看到她的帽子,沾着血的衣服,只有她的骨头。
在爷爷奶奶和父母那一代,我听说过家乡和周边的老虎伤人事件。那时候信息很差,社会动荡,老虎伤人很少记录。
家乡的山村镶嵌在蜿蜒的群山之中,一望无际。过去,在这片广阔的山林中看到老虎是很平常的事。我二叔范金玉,本名书香,自幼在莆田山区入佛,后加入红军当地下交警。他的佛事活动和交通信息一般都在晚上进行,喜欢给我们讲遇到老虎的故事。
卜儿说
有一次,三伯范金英为了躲避抓壮丁,躲进了一个山洞。他去送饭了。那天晚上是农历十五,月光皎洁。当时是夏天,洞里很闷热。三伯跑到洞口吃饭。他们坐在洞口边吃边聊。突然,他的头上有水滴。他说:“今天天气晴朗,月色皎洁空。很奇怪。兄弟俩抬头一看,傻眼了。在朦胧的月光下,有一只大老虎站在山洞的石壁上。老虎的嘴正滴在他的头上。就在这时,警觉的卜儿捡起了手里和尚穿的长袍,扔向天空空。长袍突然打开了,两兄弟大叫起来。大老虎突然受到惊吓,吼叫着跑开了。这两兄弟虽然勇敢,但却不同凡响。
这是卜儿一生中遇到过十八次老虎的故事之一。我们小时候津津有味地听着这些故事,长大后觉得卜儿遇到老虎的故事似乎不可能。现在,在看到这些材料后,我们相信卜儿的故事是真实的。
来源:莆田涵江医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