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十行打一生肖

在一条阳光明媚的乡间小路上,一个农民推着一辆大车从远处走来。他一路走着,用悠长悠扬的声音喊着:“破破烂烂——换泥人!””

伴随着这叫卖声,孩子们拿出牙膏皮、玻璃瓶、废塑料,像出笼的小鸟一样飞出家门,争抢篮子里可爱的彩色泥人。有大公鸡,有猪八戒,都拉不下来…有的轻轻一吹,就能发出清脆的笛声。

“车推离村,笛唱好生计。你不妨想象一下,这是玉田泥塑艺人以前走村串户卖泥人的场景。”日前,在玉田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厅,伴随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原创歌曲《玉田泥人》优美的旋律,歌曲创作者、县文化馆馆长胡金丰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玉田泥塑《前世》。

一目十行打一生肖吴凤岭泥塑作品。记者贝楠摄

“一把农场的土、水和泥,全家人,不分男女,把他们的希望寄托在生活上…就像这首歌词里说的,过去玉田很多家庭靠捏泥人,卖泥人贴补家用为生。”胡金丰说。玉田泥塑造型多来源于人们的生活或生产,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堪称当地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作为玉田县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玉田泥塑是我们玉田当地张珍贵的文化名片。”

玉田泥塑,俗称泥人、泥笛,是一种用泥土制作、彩绘的民间泥塑玩具。造型设计以童话、飞禽走兽、戏剧人物、现实生活为主,工艺粗糙大方。鲜艳的色彩,夸张凝练的笔法,形与神交融,耐人寻味。玉田泥塑种类繁多,其中就有350多种,所以玉田泥塑被称为“会唱歌的泥人”。

吴玉成泥塑谱系的第四代传人吴凤岭正在给泥人上色。记者贝楠摄

从古代人类狩猎实践中的“烧土为冢”,到玉田出土的陶狗、猪、鸡、马,都与现代玉田泥塑如出一辙。玉田泥塑历史悠久,正式形成于清朝光绪年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学术界普遍认为玉田戴家屯人刘凯(1870-1961)是玉田泥人的创始人。当时,以刘凯为代表的玉田泥塑艺术家在JD.COM很有名。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粘土玩具一直在雅虹桥市场交易。当时玉田戴家屯、西高丘村的泥塑玩具生产已形成一定规模。从清朝光绪年间到20世纪60年代初,是玉田民间泥塑流传的成熟繁荣期。市场里的泥塑摊位长达一英里,形成了一条泥人街,来自北京、天津和东北的商贩争相购买。当时出现了刘广田、吴玉成等泥塑大师,他们的作品曾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前往法国、日本等国。

1993年12月,当时的文化部命名玉田县为“中国民间艺术(民间泥塑)之乡”,极大地鼓励和促进了玉田泥塑的发展。2008年,玉田泥塑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2009年,玉田县西高丘村农民吴玉成(1934-2019)作为玉田泥塑第三代传人,被文化部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在玉田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厅里,摆放着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各种泥塑作品,有骑着毛驴的小媳妇、英姿飒爽的木兰、抱着一条红鲤鱼的胖娃娃、近一人高的“不能动”…作品大多风格简约,散发出浓郁淳朴的乡土气息,看似简单随意的笔触,但勾勒出的画面却极其细腻生动。也有一些具有现代气息的作品,比如天真的卡通生肖小牛,色彩明快,画风活泼,设计也更符合现代孩子的喜好。小牛家庭的结合清晰地展现了现代家庭生活的幸福景象。

“玉田泥塑有取土取泥、捏泥胎、制模、撒白粉、涂色等12道工序。三分做泥坯,七分神奇。”胡金丰说,“传统的泥坯制作方法一直很简单,主要的技艺体现在绘画上。”

玉田泥人王的泥塑《开心妞妞》充满了现代童趣。记者贝楠摄

据介绍,老一辈的泥塑艺术家,如吴玉成先生,其作品造型、设色古朴典雅,以画见长;刘广田先生注重造型。他的泥塑具有稳中见奇、方中求圆的特点,在设计上有很大的写意风格。刘广田先生的弟子,玉田泥人王工作室的王振峰、王辉更注重题材的创新,他们根据现代儿童的喜好,创作了许多可爱的动漫作品。

“泥人一直很受孩子们的欢迎。每次文化馆举办泥塑制作体验活动,院里都挤满了人。不仅孩子们玩得开心,六七十岁的爷爷奶奶也比孩子们更有活力。”胡金丰笑着说道。

玉田泥塑不仅是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技艺,也是珍贵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已经传到第五代,但随着一些有成就的泥塑艺术家的去世,玉田泥塑并没有完全走出濒临灭绝的困境。前段时间,县文化馆负责人专门拜访了吴玉成泥塑谱系第四代传人、吴先生的女儿刘广田先生和,表示将尽最大努力为他们提供平台和资金,支持他们成立泥塑作坊。

“挖掘和抢救玉田泥塑,不仅将丰富和完善我国民间泥塑的历史,也将对当地经济繁荣、助力乡村振兴、丰富人民文化生活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胡金丰说。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玉田文化馆针对泥塑的传承与保护,进行了一系列的发掘、整理、保护、研究与开发。大力开展泥塑文化送进校园、送进社区活动,成立教研组,整理撰写玉田泥塑相关资料和书籍。创新宣传方式,创作非遗题材系列舞台文艺作品,多元化宣传泥塑文化。“文化中心还将支持民间泥塑艺术家,在主题和技术上进行大胆创新,促进玉田泥塑这一古老艺术花朵的复制。”胡金丰说。(记者赵通讯员)据

来源:唐山劳动日报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消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