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畏惧是什么生肖

文|王圣博。

我是一条蛇,但是我害怕蛇。

我对蛇的恐惧可能是天生的。在我看到蛇之前,我听大人们讲过蛇的恐怖。第一次看到蛇,有一种可怕的前奏和伏笔,更增加了我对蛇的恐惧。

无所畏惧是什么生肖那是我六岁的一天。我和二郎、小峰去村西河套玩。河套里长着茂密的树木,树下长着绿色的野草。我们的追逐惊起了草丛中的一只蜥蜴(俗称“麻蛇”)。它动了动四只小爪子,惊恐地在沙滩上逃窜。我们捡起石头追它。我追上了那只蜥蜴,扔石头打死了它。比我大三岁的二郎说:“你杀了‘马蛇’,惹了麻烦。是长虫(蛇)的一个奶奶亲戚。以后长宠还得找你报仇。想藏也藏不住。”然后他讲了一个蛇复仇的故事:一个人把一条蛇拦腰斩断,但这条蛇其实并没有死。那人走后,蛇的叔叔“马舍尔”把断了的蛇捡了起来。多年以后,蛇长得像水桶一样粗,成了精。一天,蛇向打自己的人报复。那人看到蛇,害怕地跑回家,让家人把他放在大骨灰盒下面。那条蛇爬进他的房子,绕着骨灰盒转了三圈,然后离开了。等到家里人打开骨灰盒的时候,那人已经变成了一团血。虽然二郎的故事很荒诞,但我当时年少无知,却信以为真。我真的很害怕,想到以后会被蛇报复。

我战战兢兢,沮丧地走回家,一直想着蛇的报复。路过梨园的时候,我只是低头走着。突然,我看到脚下的沙滩上有一只绿色的大虫子,还在蠕动,被打扰。它抬头看着我。根据大人对蛇形状的描述,我立刻断定这是一条蛇,我吓得魂不附体。我转身就跑,喊着“长虫,……”一个正在干活的大人听到声音传来,我哭着给他指出蛇在哪里。他回头一看,说那条蛇不见了。这个时候,二郎来了,知道我遇到了一条蛇。他说:“看,蛇找到你了。”我害怕得哭得更厉害了。大人安慰我:“别听他胡说,什么蛇仇?没什么。”第一次遇到蛇,就产生了我对蛇的强烈恐惧。

以前在我心目中,蛇丑陋、恶毒、残忍,是邪恶的化身。它五颜六色,又长又滑的身体,寒光绿豆般的小眼睛,大大的嘴巴,伸展开的舌头,弯弯曲曲爬行的奇特形状,都让我害怕;人们关于蛇的奇形怪状的传说,毒蛇咬人杀人的谣言,让我不寒而栗。我对蛇既害怕又恶心。我一直认为蛇是不干净的动物。

我害怕蛇。我害怕蛇。当我看到他们腿软的时候,只要是蛇,我就害怕。甚至看到路上躺着一条死蛇,头皮都麻了,赶紧绕道走开。有一次我看到一条身长只有五六厘米的蚯蚓状的蛇,大概是刚孵出来的,慢慢的爬着,我立刻害怕的跑开了。我不仅害怕小蛇,还联想到小蛇附近会有一条大蛇。

蛇在我心目中充满了神秘感,这大概是由于我对蛇的恐惧。越觉得神秘和好奇,就越想找出蛇的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我喜欢看古代笔记小说,尤其是描写蛇、妖、蟒精的章节。我也爱看介绍蛇活动的电视剧。看《动物世界》的时候,随着赵忠祥低沉缓慢的磁性解说,视频上出现了蛇的捕猎画面:只见那条蛇张着红色的大嘴,闪电般地从它长长的身体里跳出来,吞掉了比它脑袋大好几倍的猎物;或者是一条蟒蛇,围成一团,紧紧箍住一只羚羊使其窒息,然后野蛮地吞食羚羊,羚羊逐渐被吞食,蟒蛇的脖子和腹部鼓起一个大包。蛇的吃相真的很可怕!残酷恐怖的画面强烈刺激着我的视觉神经,我不禁感到麻木和恐惧。

在我的家乡,人们普遍称蛇为长虫,又因其形似布带,根据不同种类蛇的肤色,称之为“布带”。比如青蛇叫绿布带,灰褐色的蛇叫灰布带,有红黄棕混合斑点的蛇叫花布带。这些原本很漂亮的五彩缤纷的颜色,被搬到蛇身上就变成了令人恐惧的颜色。在我看来,越是五颜六色的蛇,我越是震撼。

住在农村的表哥告诉我,近几年随着环境脏乱的治理和农药的大量使用,蛇在农村已经很少见了,但是在我年幼青春期的时候,在家乡经常能看到蛇。村边与梨园相连,梨园与河套相连,村中绿树果树环绕;村里很多破旧的老房子里散落着柴火,有的空杂草丛生,村里还有三个长着芦苇和菖蒲的池塘,为蛇的繁殖和栖息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每到夏秋时节,人们不仅能在梨园河套的田里看到蛇,在村里的柴垛边、墙角、街边,也时不时能看到蛇。蛇甚至可以钻过墙壁,沿着墙缝和下水道孔潜入农民家中。有一次一个女人做好晚饭,把擀好的面放在箅子上,放在正房的矮餐桌上,去门外的草堆里拿草。回来的时候,她不经意地看了一眼餐桌。在昏暗的暮色中,她看到有东西在面条上爬行。她定睛一看,立刻惊叫起来。一个高个子男孩从房子里跳出来,惊慌失措地跑到街上。原来她看到了。这时候,她老公回来了,那男的赶紧回家。蛇不见了,女人厌恶地扔掉了面条。

我在上海郊区参军。江南河流纵横交错,水网密布,气候湿热,更适合蛇类生存。营地里有树有池塘,种着水稻和蔬菜;在我们执勤的岗哨附近,有郁郁葱葱的树木,一条长长的河堤,两边长着灌木丛,水草和杂草密密麻麻。这些地方隐居的蛇很多,看到蛇的机会也比较多。我见过很多次,蛇蜕下的皮挂在灌木的枝头或草地上,随风摇曳,有的蛇皮能体现出蛇的巨大;我经常看到水蛇在河里蜿蜒。

江南不仅蛇多,品种也多。我在家乡见过从未见过的蛇。比如,身体呈褐色,有红色条纹的蛇叫火赤莲,黄色和黑色条纹的蛇叫金环蛇,黑白条纹的蛇叫银环蛇,青绿色的蛇叫竹叶青蛇。

由于周围环境复杂,我们在执勤时经常会遇到蛇。

有一次,山东寿光的李排长晚上视察哨所。他和哨兵站在一棵女贞树下聊天。突然,他听到头顶上的树上有电缆的声音。他打开手电筒,照了一张照片。“啪嗒”一声,什么东西掉在了他的头上,然后顺着地面滑了下去。当它掠过他的脖子时,他感到一阵寒冷。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它已经逃到了他旁边的草丛里。李排长。这个哨兵是浙江人,懂蛇。他安慰排长说:“不要怕。这是一条菜花蛇。它是无毒的。现在没了。”他还告诉排长,蛇喜欢爬到树上乘凉,或者等鸟儿来吃。只是它受了惊吓,从树上掉了下来。

排长遇蛇的哨位前有一条羊肠小道,是通往其他哨位的必经之路。道路两旁都是灌木丛和茂密的杂草。我几乎每天都要沿着小路去站岗,而在这条小路上,有个士兵被毒蛇咬了(后面会提到),所以我把这条小路当成了一条危险的路。每当我想走小路的时候,即使天气闷热,我也不穿凉鞋。我穿高腰解放鞋是为了避免被蛇咬。每次走在小路上,尤其是晚上,我都如履薄冰,由近及远仔细观察,生怕踩到蛇被咬。后来听南方的战友说蛇怕竹竿,就找了根长竹竿。每次上班,走在小路上,我都拿着竹竿,边走边挥,舞得像只老虎,心里踏实多了。幸运的是,我已经在那个岗位上值班一年多了。我一个人走的时候从来没有遇到过蛇。我想我的预防措施可能奏效了。

我没怎么亲眼见过可怕的毒蛇,但听说过很多关于它们的传闻。

在老家,我没见过毒蛇,也没见过什么毒蛇。这大概是因为我的家乡地处平原。我能听人说,我的家乡有一种毒蛇,铁灰色,不大,只有小指七八寸长,但极其敏捷,能在杂草顶上飞来飞去。根据其敏捷如风的特点,人们称之为“风哨”和“草上飞”。据说风哨虽然体型小,但能主动攻击人,遇到人没人惹它,它也会追上来。人在被它追的时候,都要往旁边转才能躲开,因为它转的很厉害,如果它直走的话追上了它,就要了人的命。我只是听说过“哨子”蛇,但实际上我从未听说过有人真的见过“哨子”蛇,我也从未亲眼见过。我为此感到高兴。

20多年前,我调到牟平区工作。穆平有昆嵛山,风景优美。我经常在假期去爬山。

昆嵛山是蛇的活跃之地,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古树参天,杂草丛生。据说有人在山中人迹罕至的地方见过一条铁锹柄粗、长达十英尺的大蛇。更让我害怕的是同事介绍的一种毒蛇。这种蛇被当地人俗称为“大地之柄”。懒毒,形状短粗,颜色与山路相似,形状与干枯的松枝相似,不易被发现。这条蛇经常躺在路中间或者路边。行人成群结队地走在山路上。当第一个和第二个人经过时,它懒得动,但会扑向后面的人,然后迅速跑开。如果被咬者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死亡。也有人说,在山里人有时会被它咬伤,甚至咬死。我听了之后很害怕这条蛇。以前我以为蛇喜欢在僻静的地方活动,所以不敢涉足树林深处、茂密的草原、绿色的原野;没想到,人来人往的路上竟然有咬人的蛇,而且是毒蛇。所以,我不敢一个人走山路。和同伴一起散步的时候,也怕分心看风景。我只能专心仔细观察山路,不断提醒同伴注意脚下。

有一年国庆假期,我和朋友们在昆嵛山玩。当我们累了的时候,我们看到一块大石头躺在路边。石头的顶部非常平坦,旁边有大树,所以我们坐在石头上休息。这时,当地一位好心人告诉我们不要再坐在石头上了。前几天,一个民工在附近的采石场干活累了,就在这块大石头上躺了一会儿。他翻身的时候,不小心踩到了从石头下的缝隙里爬出来的一个“泥铲柄”,被咬伤了脚踝。后来他听说那人死于毒药,我们赶紧离开石头,坐在上面。然而,我在穆平的三年里,去过昆嵛山很多次,却从未见过一条柄为“土”的毒蛇。我真的看到了毒蛇。我当兵后在江南一带见过金环蛇、银环蛇、竹叶青等毒蛇。

因为我怕蛇,所以我很佩服不怕蛇的人。在我眼里,他们是无所畏惧的人。

我在山区会议上看过马戏团里的男孩和女孩。他们敢把胳膊粗的蟒蛇挂在脖子上,玩脖子,时不时把头贴在脸颊上招揽生意。我对他们的行为感到惊讶。以前经常看到村里的人拿着蛇的尾巴让它倒挂,然后使劲摇蛇。据说这样会震掉蛇的骨头。果然,那条蛇抖了一下就被扔到了地上,虚脱了,真的死了。

一个夏日,我正和一群男男女女为生产队拔豌豆。人们说蛇喜欢在豌豆地里活动。一个被我称为二哥的年轻人真的在豌豆间抓到了一条青蛇。这条蛇有两英尺长的拇指,第二个兄弟穿着短袖t恤。他把蛇缠在自己的手臂上,用两个手指捏了捏蛇,蛇身体前倾,昂着头,不停地吞着蛇信。二哥轻轻挥舞着缠着蛇的手臂恐吓周围的人,一些怕蛇的人尖叫着退到很远的地方。一个我和二哥都想叫嫂子的媳妇,开玩笑地叫她“恶鬼”,二哥笑着说:“今天,我要把虫子放到你怀里,让你凉快凉快。”吓得嫂子大吼大叫跌跌撞撞走了,人们拦住二哥,让他不要闹大笑话,免得吓着人,二哥也就放弃了。

我对这些敢于与蛇亲密接触的人感到惊讶和羡慕:他们怎么敢?要是我有勇气就好了!

【作者简介】王胜波,1954年出生于山东省莱阳市,曾在烟台市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工作,经济师职称,现已退休。爱看书,有一点古诗词知识。我愿意与书为伴,享受生活。在《财经文学》杂志、中国财经作家协会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中国财经作家协会山东创作中心微信微信官方账号、齐鲁壹号“岛梦”栏目发表多篇文章。其中《在细雨霏霏的秋雨中,我看到了我敬爱的周总理》被492.4万人阅读。

本文内容由一点好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一点好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下载“齐鲁一点”APP或在各大应用市场搜索微信小程序“一点资讯站”,全省600多家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道!我想报告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