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则新闻,中铁某局回应K366次列车停运原因。原因是客流逐年下降,长期虚mi。我理解了句子的前半部分,但直到我查字典时才理解了后半部分。原来这意味着长期的浪费。其实K366次列车在2021年4月就已经停止运行了,因为给沿线部分农民工带来了不便,被投诉,所以现在相关部门已经有了回应。
事实上,自从高铁大规模建设以来,部分列车已经停止运行。网上也有很多网友分析了停运列车的原因。有人说是为了逼乘客坐高铁,也有人说是因为普通列车票价太便宜。众说纷纭。在我看来,原因应该有以下几点。
第一,普通列车舒适度差。但是,普通列车和高速列车的舒适度确实有巨大的差异。高铁开通后,旅客有了新的选择,放弃乘坐普通列车,导致很多线路普通列车上座率低。因为普速列车本身票价定价就比较低,以前满员的时候都是保本的状态,现在游客减少以后就表现出更多的亏损。所以部分列车停运也是出于成本考虑。虽然对乘客没有影响,但对交通部门来说是资源浪费。
二是普速铁路的功能转变。高铁普及后,原来普通铁路的功能发生了变化,从以前的强调客货两用车转变为强调客货两用车。简单来说,在没有高铁的时候,普通铁路既要载客又要运货。现在高铁已经大规模开通,承担了运送旅客的责任,普通铁路的运输功能变成了主要的货运。因为相对来说,运输货物的时效性更低。因此,原有的普通旅客列车将逐步改为货运列车。所谓改变,其实就是取消客运或者停运客运列车。
第三是铁路盈利的需要。虽然铁路运输具有一定的公共服务属性,但是输血的模式不能长久,所以铁路公司也需要对盈利有一定的要求。一方面,普通铁路的客运火车票几十年不变,根本不可能盈利,甚至很难保本。所以,如果想提高票价和收入,就需要提高服务质量,包括舒适性和便利性,高铁就提供了这样的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增加高铁的客运功能,释放普通铁路的货运能力,提高货运效率。此外,近年来,铁路公司如广告收入也开始运作,包括车站车厢等各种电子屏广告牌,以及火车车厢外的硬宽,都是为了增加收入而做出的改变。
这些都是普通旅客列车停运的原因。其实在早期,普速列车的停站就开始了。比如广深城际铁路开通后,广州到深圳的旅客列车数量明显减少。武广高铁开通后,广州到武汉、长沙、株洲的普通列车也减少了不少。以广州到深圳为例。普通列车到深圳大概两个小时,硬座票价只需要20元左右。广州到深圳的动车组和高铁需要80元左右,动车组到深圳需要一个半到两个小时。如果继续按照传统的普速列车运行,铁路公司很可能难以盈利。
那么以后还会有普通旅客列车吗?因为高铁的不断建设,很多省市都提出了用高铁连接城市,甚至用高铁连接县的想法。所以未来的高铁网会更加密集细致,甚至超过普通铁路的规模。目前国内铁路总里程14万多公里,其中高速铁路4万多公里(含200-350km/h线路)。再加上目前正在建设或计划建设的高铁,高铁总里程可能很快就会等于或超过普速铁路总里程。
到那时,不仅客运列车停运,就连一般的货运列车也可能停运,更多的是用高铁来运送货物和旅客。当然,这也需要时间。目前国家还不具备用高速列车替代所有原有铁路的能力。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带来越来越多的铁路运输需求。目前在建的高铁只是增量工程,不是替代工程,所以普速列车会取消一段时间,在中短期内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普通旅客列车不会消失,但会陆续减少一些普通旅客列车。
普速铁路旅客列车停运后会不会出现空时刻表,即长时间没有列车通过,造成新的浪费?其实这不太可能。中国目前的铁路运输供给总体上处于短缺状态,而不是过剩。不能因为部分旅客列车平日上座率不高,就认为列车供大于求。只是因为客流的周期性和浮动性。物流方面,需求稳中有短。
很多朋友只看到高铁的不断建设,却忽略了普通铁路也在建设中。如刚刚建成通车的南沙港铁路,正在建设的刘广铁路(柳州至广州)、川藏铁路(四川至拉萨)、黄通铁路至百色铁路等。这些新建或在建的铁路项目主要在西部地区,基本都是客货混装。由于西部地区铁路基础薄弱,当地物流和客流无法满足。即使在珠三角地区,南沙港铁路也是普速铁路,以满足货运需求。
因此,从旅客列车的角度来看,普速列车似乎是多余的。但是在物流货运列车方面,其实是短缺的。包括铁路运输代替部分公路运输,比如一些大宗商品的原材料和工业制成品。比如新生产的汽车需要运到全国各地,煤炭,钢铁等等。虽然这些货物也可以通过汽车运输,但与铁路运输相比,汽车运输的运力有限,不确定风险更多。火车的载客量很大,可以长距离运输。比如重庆制造的汽车,运到广州可能要两三天,而火车运输只要一天,而且每次运输量都很大。所以旅客列车取消后,可以改成货运列车,满足更多的货运需求,不造成铁路线空块的浪费。
最后总结一下,以后还会有普通列车吗?在未来,普通列车和高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消失,会长期共存。普通客车会逐渐减少,货车会增加,重点线路的旅客列车会长期保留。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