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与易经

周易与易经

知道道教标志出现在宋代以后,可以回头看看宋代以前的一些影视作品或者文学作品,寻找漏洞。有一点需要明确的是,道家的阴阳标志鱼图虽然出现的比较晚,但是八卦图出现的比较早,比《道德经》还要早。

八卦最早是伏羲根据燧人氏发明的《河图》和《洛书》两个星盘历法创制的。它的位置在洪洞瓜地村,因为这个村四面环山,周围有八个村,而且都相隔八里,看起来就像六芒星的底部。伏羲以山水画卦,所以创造了八卦,称为先天八卦。后来,在伏羲创造的八卦的基础上,周文王上演了后天八卦。八卦图位于洪通槐树景区的中轴线上,寓意“扎根洪通”。

说到八卦,就不得不提易经了。要知道,易经和易经是两回事,不能划等号。现在很多人认为易经就是易经,这是不正确的。

易经分为三部,汉武帝时代的《连山》、《归藏》,秦汉时期的《周易》,合称“三变”(另一说三书皆写于上古)。遗憾的是,《连山》、《归藏》两部经典著作失传,实在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大遗憾。幸运的是,其中一部《周易》流传至今。

春秋时期,官学开始演变为私学。易学前后有渐变发展,百家争鸣,故易分。自孔子推崇《易》以来,《周易》就被儒家奉为儒家经典,六经之首。除了儒家之外,还有易学和儒-易-易两个流派,这两个流派并行发展:一个是易学,它仍然存在于旧势力中;另一个是老子的道家易,开始分三支。从现在来看,老子的道家易是《周易》的重要代表。说到《周易》,大多数人会联想到道家,很少有人会联想到儒家。

从古装电视剧中可以看出,占卜的三大分支之一一般都有易道士相伴,因为一般在路边摆摊或者举着横幅算命的算命先生一般都是道士打扮,很少有人扮成俗人去算命。

所谓算命先生,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先知。通过了解李逸,我们可以了解阴阳、八卦,看到一个人、一个组织甚至一个国家的未来走向。会推动占卜的不仅仅是道教,还有上面说的鬼谷,也就是军师。占卜是一个外交官的核心业务能力。如果你不能准确计算未来会发生什么,你怎么说服你的客户听你的?

虽然鬼谷子的脉象在秦统一后很少出现在史书中,但鬼谷子的《易经》分支《易经》之术却始终在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三国的诸葛亮,唐朝的徐士奇,明朝的刘伯温都是这方面的高手。当他们出现时,他们都穿着独特的道教风格。

《易经》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纲和经典之首。包罗万象,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浩瀚精微,包罗万象,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各流派共同的经典。

如何理解《易经》中的“易”?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变”,二是“简”,三是“难”。

变化指的是变化的方式,任何事物都是一直在变化的。按照我们现在的认知,一切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即使是曾经深信不疑的智慧。从物理学和天文学的角度来看,我们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而不是绝对静止的,即使你觉得自己是静止的。只要动,就会变,这就是易经的变化。

简单,一阴一阳,一虚一实,包含万物之理;阴阳互动,虚实相生,天地和合,上下统一,前后对立,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对立统一。阴爻和阳爻形成八卦,即易经,易经就是八卦。一对八卦就能充分体现包罗万象的易经,简单。

不容易。虽然世界上的事情复杂多变,但有一样东西是永远不变的,那就是规律。潮起潮落,月圆月缺,冬去夏来,北大雁南归,日月换班,春种夏长,秋收冬存,夜幕降临,一切都出了问题…这是法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定数”和“变量”,定数有规律可循而变量无规律可循;定数包含变量,变量也包含定数,定数和变量两者的大局不变。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专栏里八卦,喜欢在里面;所以,身在其中很重要;刚柔并济,变而为之;系词的生命是什么,它在其中运动。

百家争鸣,任何理论都不难找出《易经》的影子。儒家和道家因推崇和应用《易经》而成为显学。这就是易经的魅力。

回到道教,道教各派所秉持的教义虽有差异,但在八卦的运用上是一致的。因此,无论是茅山派、石天道教还是楼观道教,都没有任何问题。当然,在但丁道观的鼓风炉上雕刻八卦图案,或者在有八卦图案的场合放置鼓风炉,都是很常规的操作。

《西游记》中老先生的八卦炉就是一个很好的代表,说明在作者生活的明朝,道教配备八卦炉是非常普遍的。他可能不知道的是,唐朝的高炉里没有太极图。毕竟那个朝代的作者找资料不像我们现在这么方便。此外,作为一个下层社会的人,作者接触书籍的机会有限。在那种环境下,可以说用空去想象西游记的大作是非常非常非常了不起的。

有意思的是,虽然孔子推崇《易经》,并对《易经》作了大量的评论,将其作为儒生的必读经典,但历代儒生中并没有多少人像道士那样在八卦上下功夫。可能是儒家经典太多,就是儒生的课本太多,平时要学的东西太多。用现在的话说,儒生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必然造成儒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八卦。

况且《易经》虽然名字里有“易”,但理解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甚至是极难。整本书虽然字数不多,但是真的需要很高的悟性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可以说,理解《周易》和文科生理解高等数学是怎么回事一样难。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